記者:馮啟榕 圖 | 主人公提供
發(fā)布時間:2025-04-25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wǎng)一種偏向“顯”,一種偏向“隱”,受中日金繕文化的雙重影響,湯燕對這一非遺技藝越發(fā)癡迷?!安煌钠魑镞m合不同的金繕風格。經(jīng)過修復后,一件殘破的瓷器價值可能翻到十倍、百倍,甚至超過原來的完整件瓷器?!?/p>
清洗,粘合碎片,填補,打磨修整,描金裝飾,拋光……“用金繕修復一件器物,至少3個月,每一步操作后都需要自然風干。這是一個純手工活兒,必須付出極大的耐心。”
為研習金繕技藝,早在20年前,湯燕就在家里建了工作室,還配備了蔭房,“金繕對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有一定要求,可以更好地幫助粘合,讓修復達到最佳效果?!?/p>
除了面粉、瓦灰、金粉外,大漆是金繕修復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按笃犭m然是一種純天然的粘合劑,但由于漆酚的活躍性,接觸到皮膚后很容易導致過敏?!睘榱俗屝迯秃蟮钠魑镉|感更好,湯燕時常在明知會過敏的情況下,依舊脫下手套進行粘合。有幾次,她的雙手嚴重過敏,起了密密麻麻的水泡,但她一點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