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啟榕 圖| 金鋒
發布時間:2025-08-06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你見過新四軍蘇中三地委機關報《江潮報》號外嗎?斑駁字跡里躍動著蘇中軍民的抗戰脈搏;你見過兩套色的抗日木刻版畫嗎?刀痕墨韻里凝固著熱血與信仰;你翻閱過蘇中四分區“第一屆群英大會特輯”嗎?泛黃紙頁里挺立著不屈的英雄群像……這些承載著烽火記憶的紅色遺存,都被如皋藏家孫殿林細心珍藏。
近10年間,這位紅色收藏愛好者的腳步遍布全國紅色收藏交流會,在如皋鄉村開起紅色記憶館讓老物件“說話”;又以微信公眾號為筆,將藏品背后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引來無數同好共鳴。近日,循著這些珍貴藏品的脈絡,記者對話市紅色文化收藏協會副會長孫殿林,聽他細數那些與抗戰文物相遇的瞬間,揭秘泛黃紙張里藏著的抗戰故事。
十年收珍品,鄉館載赤誠
8月3日,記者慕名來到如皋市搬經鎮加力村2組,一間90平方米的“紅色老區記憶館”佇立在鄉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記憶館的主人名叫孫殿林,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南通市紅色收藏家協會副會長。記憶館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雉水閣古舊書店。“這是我4年前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共同交流分享各自的紅色收藏。”從2010年起,孫殿林就開始熱衷于紅色收藏,從紙質收藏品到實物,15年來,他的紅色藏品多達十余萬件,除了在記憶館展示外,他還有兩個倉庫專門保存藏品,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飽含著他獨特的紅色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