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啟榕 圖| 主人公提供
發布時間:2025-06-16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有心人發現,孫忠利的鏡頭表達,取之身畔、用之日常,卻有著自覺、不自覺的奇崛之處。比如,作品《癮》拍攝的是一個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的少年,與墻上懸著“抽煙斗的黃永玉”的碩大照片不期相遇。少年的專注與抽煙斗老者的散淡形成視覺反差,構成一幅參透人生、不屑一顧的冷色調。頗具匠心的建筑工地大寫意攝影《歡樂頌》,逼仄下方偃臥在三角穹頂建筑物上的巨型塔吊,形成一個類似大提琴的長弓,而暮靄下尚未竣工的尖頂建筑像是碩大的音箱。它們似在演奏一曲美麗、熱烈而動人的“歡樂頌”。占據圖像絕大空間的則是隨樂而舞、黃昏還巢的歸燕。
早在1997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就出版了孫忠利的個人詩集《月光下的夢》。去年,這位江蘇省作協會員又跨界加入了南通市攝影家協會創意與技術委員會。“帶著詩意去攝影是一件很意思的事情。”無須專業的攝影裝備,無須復雜的拍照參數,孫忠利時常會用手機隨拍記錄下身邊的點滴,再配上寥寥幾句表達對生活的感悟。“比如,到樓下扔垃圾時,突然看到墻角有一只小貓探出小腦袋。我會立馬掏出手機拍下這個瞬間。”他說,希望通過攝影,讓更多人感受身邊容易忽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