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鋮卉 陳靜 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發布時間:2025-07-11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2019年,受“漂流瓶”啟發,社區購置了一批書包,每個裝入5本書,讓它們在居民家庭間傳遞。很快,家長們的反饋讓團隊備受鼓舞——有人在書里夾上便簽:“這個流動的書包,像給孩子的童年開了無數扇窗。”
隨著參與家庭增多,項目逐步拓展服務對象。針對企業職工,推出“漂流書袋”,每個袋內裝3本書,方便攜帶;針對視障群體和老年人,開發“漂流音箱”,內含7期有聲讀物;在小區、物流園區、火車站等地設立置換點,居民可通過“以書換書”“以書換積分”等方式參與。
在幸福怡居東區內,一個含二維碼有聲圖書、閱讀專欄、涼亭漂流點的文化陣地逐漸成為居民“家門口的文化糧倉”。
隨著“千包進萬家、千人共閱讀、千里共連線”的“三千計劃”打磨成形,秦西社區依托“幸福夜讀吧”“大學生歸巢領讀”“課本中的紅色經典”開展各類主題閱讀活動,讓大家的心與心更加貼近。
與此同時,“云端共讀”也正在打破閱讀的地理邊界。今年5月,南通幸福中學、新疆克州實驗小學、青海河陰寄宿制學校三地學子通過“漂流書包”線上平臺云端相聚,迎來了一場橫跨三地的“云端讀書會”。新疆學生講述書中描繪的草原生活,青海孩子分享高原風光的閱讀聯想,南通學子則交流江南水鄉的獨特感悟。三地師生的熱烈互動通過文字、語音和視頻,讓閱讀成為連接東西部的文化紐帶。
這次活動還創新采用了“云端贈書”模式。學生們通過掃描電子書單的二維碼,就可以查看電子書,也可參與線上書評,這種“線下+線上”“紙質+數字”的融合模式,極大地拓展了閱讀資源的共享維度?!半m然有時差,但孩子們通過共讀一本書,跨越千里展開思想碰撞,是一種美妙的體驗?!鼻乩僬f。
三年來,“漂流書包”項目連續兩年獲評崇川區公益閱讀推廣二等認證,2024年被評為一等認證項目。目前已建成5個實體漂流點,共有“漂流書包”2009個、“漂流書袋”1009個,書籍超千本,覆蓋12.6萬人次,并逐步形成全年齡段服務體系——青少年的“漂流書包”、職工的“漂流書袋”、社區的“漂流書箱”、特殊群體的“漂流音箱”,構建起立體化全民閱讀網絡。
智庫引領,“點燈人”燎原“閱讀星火”
在第六屆濠濱書市活動現場,崇川區全民閱讀推廣人、帆書讀書會南通分會負責人成然,給廣大市民分享了余秋雨的《中國文化課》一書,通過“深度解讀+互動交流”的創新形式,讓市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閱讀推廣活動,點燃閱讀熱情。
80后的成然,在畢業后曾創辦一家培訓機構,一次偶然目睹學生與家長不當的溝通方式,讓他萌生了“以閱讀改變教育”的初心?!爱敃r我就意識到,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改善親子關系的金鑰匙。”2016年,他嘗試創辦親子讀書會,在取得較好反響后,又于2019年創立了樊登讀書會南通分會(現更名為帆書讀書會南通分會),將閱讀推廣的種子播撒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