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天玲 通訊員 王鈺燕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發布時間:2025-08-21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靠這門手藝,他養活了一大家子。后來,兒女們長大了,相繼成家立業,有的遠赴他鄉打拼,有的在故土建起新宅,老人卻始終留在原地,守護著這門手藝的“爐火”。
雷打不動的作息
走進崔金山的倉庫,一股陳年的植物香氣彌漫開來。這里堆放著老人日夜勞作的成果——上百把扎好的掃帚,展示著老人停不下來的雙手與火熱的心。
幾十年如一日,崔金山的作息表雷打不動:清晨五點半,他準時推車出門,輾轉于通州區三余鎮、海門區四甲鎮的市集之間。“昨天去了三余,賣了17塊錢;今天到貨隆市場上,一把也沒賣掉。”他抽著煙,平靜地敘述著微薄的收獲。“現在要的人少了,以前最好的時候,一天能賣上百塊錢呢。”老人的眼睛看向遠方,思緒仿佛回到了過去。每天十點半從市集回來,下午田間短暫勞作后,夜晚的燈光再次亮起,掃帚一把接一把從他手中編織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