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陸薇 盧兆欣 圖|記者陸薇 部分照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發布時間:2024-12-17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日前召開的全市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現場推進會強調,農村產業要補齊高附加值種養和精深加工短板。
一只小蝸牛,如何延伸產業鏈,向精深加工要效益?位于如皋市吳窯鎮立新社區的聚威蝸牛從養殖起家,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成功開發出冰鮮蝸牛肉、蝸牛辣椒醬、蝸牛肽粉等10余種蝸牛產品,其中年產蝸牛醬120萬瓶,實現了從純養殖到精深加工轉型。全年創收500多萬元,年集體經濟收入超百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萬元。
細耕產業鏈,10多種產品叫好市場
走進位于如皋市吳窯鎮的聚威蝸牛養殖基地,掀開隔溫簾,一股熱風撲面而來。只見一個個溫暖潮濕的“格子間”內,白嫩嫩的蝸牛伸長觸角,緩慢地挪動身子,悠閑地享受著美食。
“這些蝸牛的學名叫白玉蝸牛,你看,是不是就跟白玉上鑲嵌著瑪瑙一樣。”江蘇聚威蝸牛養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宇介紹,白玉蝸牛是從臺灣傳入、馴化的蝸牛品種,也是目前唯一可食用的蝸牛,在江蘇、浙江、山東均有養殖。“白玉蝸牛肉質肥嫩,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而且易于吸收,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但對養殖環境、氣味要求比較高,養殖溫度要保持在23—26攝氏度,濕度則根據季節調控,夏季要在90%以上,冬季要在80%以上。”
目前,聚威蝸牛已建成20間養殖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的恒溫恒濕室內養殖房、70畝室外田園養殖以及專供蝸牛食用蔬菜的用地,白玉蝸牛養殖規模約300萬只。“冬季我們把蝸牛都轉移到了室內,不然蝸牛過冷會出現應激的冬眠反應,拉長養殖周期,同時也會導致肉質發青發紫,影響品質。”王宇說,蝸牛的飼料很容易得到,地瓜、南瓜、空心菜等根莖類蔬菜都是它們喜歡吃的,2—3天喂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