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曉婕 實習生 蔡赟杰
發布時間:2025-08-20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8月18日,天剛蒙蒙亮,啟東市南陽鎮永興村的條條泯溝內,綠油油的菱葉鋪滿河面,73歲的村民徐平蘭戴著大斗笠、劃著特制大澡盆,采摘今年的首批小紅菱。她熟練地將菱株從水里提起,判斷其是否成熟,將成熟的紅菱采下放到盆內,再將菱株放回水面。“判斷紅菱有沒有成熟,看菱角的顏色、大小,再憑手感就能判斷。”徐平蘭種植紅菱已有30多年,她笑著告訴記者,鮮嫩的紅菱可以生吃,成熟的可以蒸或煮熟,各有各的風味。一個多小時,色澤鮮艷的小紅菱鋪滿了木盆,“今天大概采了30斤。”徐平蘭劃著木盆上岸,再將小紅菱拉到家中清洗干凈,“再過10天左右,第二批就可以摘了。”
小紅菱在永興村的種植已有60余年,1962年,村民衛炳希偶然買到小紅菱秧帶回村,在村里的泯溝內種植,村民們一致認為這個品種的菱角特別好吃,帶到集市上也很好賣。于是,在衛炳希的帶動下,周邊村民們利用村內的河道一起種植。記者從木盆里挑出一個較為鮮嫩的菱,剝去外皮,里面是白生生的菱角,咬上一口——清甜脆爽,煮熟的小紅菱雖褪去了美麗的紅衣,但口感軟糯清香,各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