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曉婕 實習生 蔡赟杰
發布時間:2025-08-20 編輯:王婷 來源:視覺南通網“因為批發價格較低,大部分村民仍堅持自己采菱自己賣。”郁翠平說,小紅菱種植戶普遍超過60歲,每天大早采完菱,便會騎上電動車到周邊幾個鎮上售賣。“到匯龍鎮要45分鐘,到海復鎮、近海鎮要半小時左右。”“頭批紅菱生的大概七八元,熟的約十元,等到大批上市,價格會降到三元至五元。”76歲的黃德平種植小紅菱約有50年了,“我們最希望的是在家門口把菱賣個不錯的價錢。”
“永興村小紅菱雖然在周邊打響知名度,但放眼南通全市,知道我們有本土小紅菱的還不多。”孫賽燕告訴記者,小紅菱在永興村的種植高峰期時,約有3000戶種植戶,種植面積超過700畝,今年,種植面積已減少至400多畝。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賣不出價格。“對永興村人而言,每年八月大家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一口小紅菱。”她說,如何幫大家壯大小紅菱產業已成為永興村的重點項目。她曾做過市場調研,啟東和南通市區,小紅菱的單價超過十元;在網上,加上運費,小紅菱可以賣到十五六元一斤。“光靠村民零售,很難將價格提高。”孫賽燕說,目前,永興村注冊了“小紅菱”抖音號,并計劃邀請本鎮或鄰鎮的鄉村主播,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講好永興村小紅菱的故事。對于種植人員年齡偏大的問題,永興村將積極吸引中青年人加入,優化種植人員的年齡結構。“未來,我們持續優化合作社運作,建立更完善的質量標準和管理體系。在銷售上,積極開拓電商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線上銷售等方式,拓寬銷路,讓小紅菱真正成為村民的‘致富靈’。”